(通讯员 任香香 王玉坤 韩浩然)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,博大精深,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美德,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。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,8月8日,公司“寻来时之根,扬文化之魅”实践团赴周口市博物馆、濮阳市易园等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用实际行动传承发扬家乡文化。

实践团第一站来到了周口市博物馆。周口市博物馆是周口市规模最大、功能最完善的市级综合性博物馆,馆藏文物7000余件。本次实践活动围绕博物馆内《宛丘之上——周口历史文物陈列》“人文肇始”、“大道幽微”、“三代华章”、“莽原鸿爪”、“逐波兴埠”五个方面的历史背景开展,对博物馆展品及其历史含义进行了解和学习。

实践团第二站来到了周口市关帝庙。关帝庙中有着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才能和智慧的古建筑群,它集民间建筑艺术之大成,在建筑构件上巧妙的运用木雕、石雕、砖雕、琉璃、彩绘和铸铁等工艺,融合了园雕、高浮雕、镂雕、阴刻等不同技法,在当地工作人员介绍下,团队成员学习了不同雕刻、泥塑、彩绘等的特点。


实践团第三站来到了濮阳市清丰县易园。易园占地面积100亩,是为纪念汉代易学大师京房(清丰县李家庄人)以易经为主题的文化专题公园。实践团参观了易园内的建设内容,如八卦迷宫阵,八卦广场及解说卷轴等。通过此次参观,团队成员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《易经》的文化魅力。


经过本次社会实践,同学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家乡文化的传承与发扬,它们正如森林中的阳光吸引着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“万物有所生,而独知守其根”。文化传承需承百代之流,会当日之变。作为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应从千年底蕴中汲取经验、学习知识,以自信自强、与时偕行的传承姿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。